广东巴蜀文化研究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巴蜀文化 > 民俗 >

热带丛林的古代文明——云南傣族的象文化

时间:2010-12-31 11:07来源:未知 作者:Lingdy 点击:
云南傣族的象文化产生有3个原因:傣族地区盛产大象,傣族先民崇拜大象,象是傣族先民的战争利器和农耕助手。象文化表现在傣族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织锦、陶器、建筑、地名之中。它不断与傣族的宗教信仰发生互动,适应和兴盛于各个历史阶段,并被当代文明

“象文化”是指以象为神灵,以崇拜象、信仰象、歌颂象为核心从而产生的各类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投射在人们心理上的和社会习俗中的各种反映。它是包括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以及印度次大陆在内的古代文化圈的产物,是这一带地区热带丛林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它的覆盖面十分广阔,遍布中国南方、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等十多个国家。直到今天,在这些国家的土地上,我们仍可以从现存的文物古籍中,找到它们的痕迹。例如——在印度,阿育王时代的著名石雕:波罗奈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上屹立着一头大象,以不可战胜的雄姿,跟狮子、马、瘤牛共同守护着孔雀王朝的权威。据说,这“四兽”即是印度的“四神”。这种视象为神的意识,是象文化的原始形态。摩婆里普拉姆的岩石浮雕:《恒河女神降凡图》的内容,主要是表达“恒河是为了润泽和哺育大地从天降临”的思想,在描绘各种动物神时,将象置于极为显著的位置,其比例也很庞大,说明了象神在印度先民心目中的地位。在柬埔寨,吴哥的各种大型雕塑里,也有许多有关象的题材,如《君王骑象行猎图》、《林中进军图》等,既深刻地反映了柬埔寨古代先民骑象巡视和乘象作战的现实,又在艺术领域中塑造了各种象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那里是万象之国。泰国与缅甸的崇象朝象之俗更为普遍。在那里,不仅视象为佛的化身,同时还认为象是吉祥幸福的象征物。特别在民间,产生了许多有关象的节日。

上述事实证实了东南亚诸国以及印度等地区,均为象文化的发源地,这些地区跟中国南方一起构成了象文化的最广阔的文化圈。然而,因篇幅限制,本文不可能全面论述,只能选其重点,就整个象文化圈覆盖下的我国傣族象文化,谈谈一已之见。

 

一、傣族象文化产生的原因

—种有固定内涵的文化的形成,无疑具有多种因素。何况,傣族象文化仅仅只是整个亚洲地区的热带丛林中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必然与古代东南亚文化圈的文化源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探讨傣族象文化之源时,不可能不涉及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但是,傣族象文化又有它自己的独创之处,因而先从它本身的起源说起。

关于傣族象文化产生之原因,似乎还没有人谈论过,无现成的观点可供引用,笔者认为有如下3点:

 

1.物质因素:傣族地区盛产象。我国的傣族系百越族群后裔与云南土著先民融合而成,自古聚居在云南的澜沧江、瑞丽江、怒江、元江、威远江五大河谷流域。这些河谷流域均属亚热带丛林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足,原始森林茂密,最适宜热带动物生息、繁衍。最近几年,随着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各种象化石不断被发掘并公布于世,仅云南地区便新发掘出元谋剑齿象化石、保山剑齿象化石、昌宁剑齿象化石、玉溪剑齿象化石、开远剑齿象化石、小龙潭嵌齿象化石等多件珍贵资料[1]。证实了早在距今百万年前,傣族先民居住的云南热带丛林便是象生息、繁衍的地区之一。

历代的汉文古籍和傣文史籍,也有许多有关傣族地区盛产象的记载。先秦古籍《竹书记年》说:“越王使公师偶来献……犀角、象齿”,说明了自秦汉以来,傣族先民便常以象和象牙进贡中原王朝。到了元、明时代,贡象之事则更为频繁。据《明史》和《明实录》载:洪武、永乐时期,仅从车里、景东、麓川、干崖、潞西等傣族地区进贡的象,便达80余头,朱元璋为此专门设立了驯象所统一管理。傣文史籍《渤史》在谈到傣族首领叭真1180年建立“景陇金殿国”地方政权时,也有一段记载:“景陇金殿国有人民八百四十万,白象九千,马九万八千匹。”傣族地区盛产象,由此可见一斑。

傣族先民生活在盛产象的大自然中,象不可能不对傣族先民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是产生象文化的第一个原因。

 

2.信仰原因:傣族先民崇拜象。一般地说,人类的古代祖先大都以动物作为民族图腾,傣族先民也如此。远在人类的造神时代,傣族先民便创造了两个象神:一个是镇天定地象神,另一个是象首人身始祖象神。这两个象神的出现,既是傣族崇象意识的标志,也是傣族象文化的开端。

据傣文古籍《巴塔麻嘎捧尚罗》载:开天辟地时代,英叭神用自己的污垢,拌合气体、烟雾、大风,造出了天和地。可是,“天飘在云雾里,终日摇摇恍恍;地漂在水面上,终日起伏动荡”[2](p38)。英叭神为此坐卧不安,决心要想出一个镇天定地的办法。想来想去,他用自己身上的污垢造了一头大象,并将这头大象置于天地之间,用象脚紧紧地定住漂动的大地,用象头紧紧地顶住飘动的天。于是,天和地都牢固了,天地间便永远站立着一头镇天定地的象神。这是傣族远古时代的第一个象神,傣语称“掌月朗宛”,意即光芒四射的象神,并将它列入创世神的行列加以崇拜。

另据傣文古籍《录宁掌》载:古时有一妇女,在上山采集途中,又渴又累,突然发现路旁有一池清水,乐而忘形,俯身一饮而尽,刹时感到万分舒适,谁知池中清水乃象神之尿,妇人误吮象尿而孕,怀胎十月生下一女,取名为象姑娘。象姑娘长大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象父亲。象神看到自己的人间女儿也很高兴,用众象洁白之牙盖了一间房子给象女儿住。象姑娘便这样在森林里跟象父亲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个傣族始祖象的故事似乎“不合理”:象虽是神,但毕竟是兽体,怎么与人婚配呢?为了解释这一难题,傣族先民将这位图腾始祖塑造成“象首人身”的怪物,并解释说:“象首”表示具有神的灵魂,“人身”表示具有人的肉体。太妙了,有人的肉体的象,当然就可以跟人婚配了。至于“误吮象尿”,很可能是神话流传到后期,后人为了解释象与人共同生育而加上去的。其实,按神话之原意,不可能是“误吮象尿”,而是真的“与象婚配”,以便确认象神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民族的男性始祖神,成为傣族原始先民长期崇拜的神灵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傣族地区后,在反对杀生、反对多神论等方面,与原始宗教产生了激烈冲突,但在崇象这一点上却又跟傣族原始宗教一致。因为佛教也有崇象意识,在影响深远的佛本生故事里,便有象是佛的化身之说,认为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曾经多次投生于动物世界,其中最后一次是投胎为象,再从象投胎转世为人。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巴鲁特石刻《释迦牟尼诞生图》便是这一说法的最形象的描绘。石刻的上端是—头卧地的小象,暗示佛是从这头小象投胎转世;石刻的正中,佛的母亲坐在莲花上,目视着躺在身旁的婴儿,表示佛已降临。这是象与佛的最原始的关系,可称之为佛教文化当中的象文化。它传到中国傣族地区后,又与傣族原始宗教中的镇天定地象神和象首人身始祖象神融成一体,成为了傣族先民一种新的崇拜对象,即带有始祖象神血缘的佛陀象神。

由此可见,无论在远古的原始宗教时期,或是到了中世纪佛教传入之后,傣族先民的崇象意识都十分强烈,这便是产生傣族象文化的第二个原因。

 

3.感情原因:象是傣族先民的农耕助手和战争利器。据印度史载,印度的史前文明,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从莫恒卓达罗的三个古城遗址”可以看出“公元前2700多元年前,该地的居民便从事农业、打猎、捕鱼、饲养家畜、甚至驯养象”[3](p2)。我国傣族也是最早学会驯象、养象、最早学会种植水稻、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民族之一。据我国水稻史专家诸宝楚的研究,新石器时代的云南已开始种植水稻。日本学者乌越宪三郎也认为:“在西南夷的土地上,稻作文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并由此提出“要从遥远的云南去寻找稻谷栽培与日本人种起源”[4](p1)的学说。近年来,傣族聚居地区也不断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西双版纳勐腊县发现的石斧、石矛、石环,德宏地区发现的石锥、石刀、石锛,都是农耕生产的工具,证实了新石器时代傣族先民居住的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元江(红河)流域已进入农耕社会。

傣族进入农耕生产之后,象或牛就成为最重要的农耕助手。《蛮书》卷四载:“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茫是其居之号,蛮呼茫诏,从保山城南先进唐封,以至凤兰直、以次茫天连、以次茫吐蓐,又有大赕、茫昌、茫盛恐、茫鲊,皆其类也。楼居,无城廓……孔雀巢人家树下,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又载:“象,开南以南多有之。或捕得,人家多养之,以代耕田。”这么多傣族地方都“养象以代耕田”,可见象确实县傣族古代农耕的有力助手。

此外,象还是傣族先民的战争利器。傣族古代战争离不开象,象队是傣族古代的劲旅,象阵是傣族古代著名的兵法,这一点,史籍文献均有记载。例如,有名的《厘俸》开篇便写道:“海罕按照天意出征,威武的战象在坝子里布成象阵”,战争开始后,只看见“象脚踏出一条条血路,染血的长鼻在风中飞舞”。在傣族地区发生的象战十分频繁,最有名的有两次。一次是1272年发生在干崖(今德宏地区)一带的象战。当时,元朝派纳刺达丁前来镇守边疆,境外的缅王不满,调集了包括大批战象在内的庞大军队向纳刺达丁进攻;两军激战的结果,缅王大败,元将大胜,缴获了200多头战象。这次象战经过,《马可波罗游记》有详细记载。另一次是公元1385年的象战,此次象战系傣族内部的矛盾争斗。当时,原属勐卯国(又称果占壁,建于今瑞丽县一带的傣族地方政权)管辖的开南(今景东)首领俄陶另归它主,勐卯王大怒,发兵30万,其中包括战象数千头,征讨俄陶。此次战争,象队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有象战之称。

在东南亚史籍中,有关“养象用以乘骑,驯象用于战争”的记载也随处可寻。例如,公元1292年刻制的泰国最有名的泰可素碑铭,一开头便这样写道:“拉马坎亨是所有泰人至高无上的君主……他征服了他的大量敌人,掌握了广大的城市和众多的大象。”[5](p256)在古代的热带丛林里,无论是中国傣族居住的澜沧江流域,还是东南亚地区,拥有“众多的大象”就是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代称

以上是产生傣族象文化的第三个原因。

 

二、傣族象文化的主要内容

傣族象文化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贯穿于傣族整个历史发展讨程中,并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傣族社会的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是傣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傣族伦理道德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象神话和象祭祀是象文化的初始形态,随后分化为两大类型,即精神产品类型和物质产品类型,整个象文化便是由这两大类型的全部产品组成。

属于精神产品的象文化,计有象壁画、象雕塑、象音乐、象舞蹈4个主要方面;属于物质产品的象文化,也计有象织锦、象陶器、象建筑、象地名4个主要方面。

 

1.象壁画。象璧画是象文化的造型艺术,溶傣族宗教信仰与审美意识为一炉,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审美价值。从题材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论,傣族象璧画又可分为3类:即原始象璧画、中世纪象璧画和近代象璧画。

 

2.象雕塑。雕塑起源于神灵崇拜。最原始的雕塑是神的雕塑,后来才发展成为人的雕塑。神的雕塑是原始先民将自己心目中的神,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雕塑成物体形象,以供祭祀或朝拜

 

3. 象音乐。象音乐是象文化中最受群众喜爱、也最为普及的部份,被称为象文化“系在社会身上的一条纽带。”象音乐的最原始形态源于远古时期的祭象仪式,系由主持祭祀的人在祭祀中诵念祭词的音调高低演变而成。随后,佛教由于传教需要又加以利用和发展,最后才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傣族民间音乐。

象音乐的代表乐器是象脚鼓。其来历有许多传说;这些传说本身,也是象文化的一部分。象脚鼓属打击乐器,分大中小3种类型:大型象脚鼓安置于一人高的木架上,由鼓手用两根鼓槌边舞边击,音色宏亮,声似象鸣;中型象脚鼓长90~100厘米,鼓身中段细小,便于鼓手系在肩上边舞边击,是傣族民间最常用的娱乐乐器;小型象脚鼓小巧玲珑,造型优美,一般作为少儿学习击鼓使用。

象音乐和它的乐器象脚鼓遍布傣族村寨,深深扎根于傣族精神文化生活之中,是象文化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4.象舞蹈。舞蹈艺术有源于劳动之说,有源予宗教之说,有模仿动物之说。就傣族象舞蹈而言,仍保留着许多模仿动物习性的痕迹。傣族的象舞蹈有《白象舞》、《醉象舞》、《战象舞》、《象脚鼓舞》等多种。这是傣族先民在捕象、驯象、养象等一系列生产活动中的感受和创造。据说,在景谷傣族地区,每年都要举行一两次跳《白象舞》活动。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舞蹈,事先要用竹片、棉花、绸缎制作好象的模型道具,由表演者藏于道具之中,扮演象表演各种舞蹈动作。从形式上看,相似于汉族的《狮舞》,但动作比《狮舞》简单。

 

5.象织锦。傣族象织绵是傣族象文化的主要物质产品,它渗透到每一户傣族家庭,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据史籍载:傣族纺织业有悠久的历史。《蛮书》卷六说:“白银生城、开南城、寻传、祁鲜以西,蕃蛮种并不养茧,唯收娑罗树子,破其壳,中自如絮,纫为丝,纺为方福,栽之为笼段,男子妇人通服之。”银生城、开南城、寻传、祁鲜,皆为傣族古地名,蕃蛮种系傣族古代的他称,娑罗树即木棉树。傣族先民用木棉花织成的“娑罗笼段”,远在汉代便扬名中外。可惜古代史学家们只知傣族善于织锦,不知傣族所织之锦具有何种文化形态,这方面一字也没有记载,只好由我们当代人来补充。

 

6.象陶器。制陶术的发明,是古代社会的一次飞跃,标志着人类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傣族的制陶术,大约起源于秦汉时期,傣语称为“桑木底时代”。傣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许多用粘土造碗造锅的传说,傣族古歌谣中也有不少制陶歌,《甘哈邦莫万》便是其中的一首。此歌唱道:“寨边有黑土,河边有黄土,用它来邦万(捏碗),用它来邦莫(造锅)。”当今较为边僻的村寨,至今仍然采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制陶。

“桑木底时代”,正是傣族原始宗教蓬勃兴起、象崇拜极盛行的时期,因此,傣族制陶术一诞生便跟象崇拜有一种天然联系。当然,制陶术用途十分广泛,不可能所有产品都与象有关,例如收割的陶刀、捻线的陶轮,就只能按生产的需要设计。但是,陶制生活用具,如饮食器皿、汲水器皿、储藏器皿都与象文化十分密切。有的直接以象的体态作造型,如象陶壶、象灯台等;有的无法以象的体态作造型,便用木质陶纹板,拍打上象的图案或象征象的纹饰,并冠以象的名称,借象的“大”表示容量的大,如象碗、象锅、象缸,便带有此含义。

中世纪以后,傣族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均逐渐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傣族的制陶业也随之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象陶器工艺品,如保存至今的《乘象的人》和《温顺的象》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象陶器,显然是在崇象意识的影响下,为了适应傣族社会的崇象精神需求而诞生的。因而它们一出现便受到普遍欢迎,成为最畅销的陶制品。因为这种象陶器小巧玲珑,生动活泼,富有寓意,既可作为审美对象摆设于室内,又可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实用价值广泛。

 

7.象建筑。傣族的古代住房,其外形是高脚的干栏,其内涵是象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为干栏文化与象文化的结合。这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第一是“象柱”。干栏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房柱多,最少的也有32根,最多的达80多根。傣族先民根据这一建筑特色,采用坚硬耐腐之木雕刻成一头小象卧于房柱之下,名曰象柱。据说,这一建筑设计思想来自于镇天定地神象的神话,带有能使建筑物永远牢固的含义。在当代,虽然这种建筑风格已经势微,但一些富裕人家或重要公共建筑物,仍保存着这种雕刻象柱的古俗。

第二是“象窗”与“象门”。干栏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是全部采用竹木结构,不用砖石。竹与木都易于雕刻图案,美化建筑。傣族先民又利用这一特点,在建筑中注入了他们喜爱的象文化,将制作门窗的竹木雕刻成象的图形,名日:“象门”、“象窗”。其寓意是“吉祥幸福”,有所谓“进象门者,必平安吉利”。

第三是“象凳”与“象柜”。傣族所处的环境十分潮湿,不仅干栏建筑有防潮防洪之功能,房内陈设也有体现,如储藏食品的木柜、储藏谷物的谷仓等等,不仅要结实牢固,还要有较长的柜脚或仓脚,以便高离地面或楼面,起到防潮作用。傣族先民根据这一特点,常将木柜的4只长脚雕刻成4个象头,称之为“象柜”,除了使家俱结实牢固外,还有使食品永不欠缺的含义。

傣族以竹凳最为普及,以象凳最为高贵。所谓“象凳”,即是用一根完整的木料雕刻成一个凳子。过去,傣族常以脯象凳的多少作为衡量家庭富裕的标志之一。以象凳待客,是一种最高的礼遇。

 

8.象地名。追溯地名之源,可以看到某些历史原貌。傣族的象地名,均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并产生了相应的传说。例如,西双版纳有一古迹遗址,名曰:“景雅”,意为“象牙城”,据说这座古城的宫廷全用象牙装饰,可惜早被古代战争摧毁;又例如,德宏地区的“姐闷掌”,意为“万象城”,据说,该城在古代确有万头大象;勐海地区有座“广掌泊”,意为“白象山”,据说那是勐海古代首领召海饲养战象的地方;景谷地区有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名叫“曼悍掌”,意为“象营寨”,据说,那是古代傣族首领派遣军队去支援大理南诏国时,傣族象队驻扎过的地方。至于其它有关象的地名,诸如养象村、象奴寨、象歇田、象脚地、象眼井、象尿河、象澡塘等等,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些象地名和有关的象传说融成一体,既有文字又有实物,对研究傣族古代先民捕象、驯象、养象,利用象从事生产和战争,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从公元1180年召片领一世起,西双版纳傣族地方政权还专门设有管理养象业的官员,称为“召竜掌”,意即养象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傣族养象业的规模,以及象文化深厚的社会基础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维吾尔族的礼仪习俗

    维吾尔族是一个重礼仪的民族;他们热情,好客,爽直,忠厚,因传统的沿袭和宗教的清规...

  • 哈密维吾尔族节日习俗

    哈密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又称作“开斋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

  • 白族节日与习俗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

  • 藏族游艺习俗

    格吞是一种藏族游艺习俗。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语音译,意为用带子套在脖 子上拔河...

  • 满族的娱乐游艺习俗

    满族承其先世女真人的娱乐游艺习俗,既深受汉族等的文化影响,又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

  • 怒族的生活习俗

    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

热点内容